[第一车市 新闻]其实很难想象,在如今汽车业竞争厮杀一片红火的情况下,还要不畏艰辛,诞生一个新汽车品牌的勇气。纵观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车企,它们不止有技术,还有故事。但对于观致来说,可以用六年时间组建团队,厚积薄发,但很难用六年时间创造文化,讲述品牌。这看似是“硬伤”的一面,却被观致的团队乐观的解读为“白纸”状态,因为空白,所以才有空间,因为从零开始,所以才能够少走弯路。
“长子”即将入市,观致的序幕是否也要拉开。
观致高层访谈
听董事长讲现在和未来
郭谦:在20年辉煌职业生涯中,郭谦先生曾在多家著名企业中担任要职。 郭谦先生的汽车事业开始于1989年,他从一汽汽车研究所的发动机设计室的技术人员做起,历任一汽第二发动机厂副厂长、一汽-大众公司发动机变速箱厂副厂长、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,直至一汽集团专务经理,负责集团的产品战略、投资规划、国际合作等工作。2001年,郭谦先生加盟北汽集团,时任副总经理,主要负责国际合作并直接领导创建了北京现代合资企业。2004年,郭谦先生作为项目负责人加盟大众中国,负责一个新的变速箱工厂的建设。2007年郭谦先生加盟奇瑞汽车,现任奇瑞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。
不仅是观致国际化高层团队中的中国面孔,郭谦也是观致董事长。就像年轻的观致一样,即使久经沙场,但郭谦依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,并始终坚持对于观致的肯定和信心,更始终坚持观致做为新品牌的无可比拟性。
“不应该直接把我们的产品和其它厂商比较。”郭谦对腾讯汽车表示,“任何一个合资品牌的平台拿到观致上都是不合适的。”
虽然被反复强调因为是一张白纸,所以观致更能自由发挥,化繁为简,但郭谦依然向腾讯汽车阐述了观致的四大核心力:单项先进技术、资源整合与集成、模块化平台化以及构造品牌特征。
用郭谦的话说,单项技术可以被很多专家掌握,就像观致的国际团队,他们每个人都会专于一项技术,但更为重要的,是将这些零散的技术建立一套体系,并让单项技术真正的实现在一台车上,“就像安全,如果增加刚度就增加重量,这都是矛盾。”郭谦说。
所以,成功实现技术整合与集成之后,观致可以说上升了一个高度。
完成了技术体系的集成,就要进行模块化与平台化建设,观致副董事长石清仁(点击查看最新人物消息) 说过,观致汽车开发模块化平台的初衷,是希望能够以最少的精力和资源实现最多的目标,也正是此目标,促使观致将模块化和平台化做为主打,以此节约成本,实现高效生产。
一切准备就绪,那么一个新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,就是特征建立。郭谦坦言,在消费者层面来说,如果新品牌与老品牌实力相当,那么天平肯定是向老品牌那边倾斜,因此对观致来说,“如果你产品的竞争力跟别的产品是一样的话,那么新品牌就要让出一点。”
“一个新品牌只有有了创造性才能赋予产品新的特点、新的价值,也就才能在市场上有机会。”郭谦说。
虽然首款轿车观致3历时六年,但打开首发攻势之后,观致也将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。
根据郭谦的介绍,未来每6-12个月,在观致自己研发的同一个平台上,观致都会有新产品,包括两厢车、旅行车和SUV产品等。
观致的竞争对手是谁?
石清仁:在加盟观致汽车前,石清仁先生任北美大众汽车执行副总裁及德国大众高层领导。1986年石清仁先生作为项目经理进入大众汽车,负责建立发动机厂项目。1989至1991年间,作为采购系统的高层管理者,石清仁先生负责国际业务的运营和协调等工作。1992年,作为执行总监,他负责大众汽车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的一切商务活动。一年后,他升任大众汽车北美地区执行总监。随后他被任命为北美地区执行总监及副总裁,并于1996年成为大众汽车北美地区副董事长。
施可: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,施可先生在汽车工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在加入观致汽车前,施可先生自1982-2010 年,一直在宝马工作。1984-1992年间,施可先生担任宝马测试负责人,负责轮胎、NVH、变速箱、底盘的性能测试。1996-2000年间,他执掌宝马能力中心(COC),负责底盘、制动系统、燃料系统等方面的性能测试,同时管理车间和 Nuerbergring 测试中心的运作。2000-2006年间,施可先生负责M5项目的运作。在2009-2010年间,他成为宝马集团新车概念项目战略负责人,负责新MINI项目。
新品牌、新企业、新产品。观致从一开始诞生就被寄予厚望,也曾经立志要做汽车界的“苹果”,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汽车业里,观致来势汹汹。现在看来,棋逢对手的时候,观致还是自信满满。
“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有以下几款车型:丰田花冠、起亚K3、大众速腾、还有福特福克斯。”
做为创始人之一,石清仁从2007年观致创立之前就已经着手进行启动和筹备计划,他不仅是观致的元老人物,也同时在多年的运作中对中国汽车市场有了深刻了解,这也是其对竞品有着清晰认识的原因。当然,石清仁毫不避讳观致对于市面产品的竞争力,“我们在进行内部分析的时候,会选择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为直接目标。”
提起与合资厂商的比较,观致车辆工程执行总监施可认为,虽然和自主品牌厂商相比,观致的成本高一点,但由于采用的模式与商都是系统性的,而且还有很多工程公司进行设计,所以观致的解决方案很迅速,也就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取得了良好成果。所以,与欧洲制造商相比,观致的成本大大降低。同时,观致的精益化流程省去了没有必要的行政机构,也避免了浪费。
将生产基地由最初的芜湖迁至港口城市常熟,很大程度暗示了观致对于出口的想法。临近首款产品上市的时间越来越短,观致并未调整最初40%的出口目标。而根据石清仁的表述,虽然未来观致的销售主战地在中国,但其海外销售也将同步进行,首选斯洛伐克,然后进军中东市场,再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。
石清仁说,观致是兼而有之,兼容并包。
“只要你的产品做得好,你的品牌就容易推广,你的品牌正能量还有竞争力就更容易去加强。”
设计才是汽车灵魂
何歌特:何歌特先生是国际汽车界著名的设计大师,之前曾担任宝马MINI的设计总监。在他近40年的职业生涯中,曾先后在大众、宝马等汽车公司负责设计工作,设计的众多经典车型如Countryman/Cabrio/VW Golf III/Opel Kadett E等车型,在世界汽车设计界屡获殊荣。
众所周知,亮相日内瓦车展的观致曾引起一阵轰动,而从观致在国内首次亮相至今,它的造型一直被广为称赞。
做为观致设计执行总监的何歌特,从三个方面诠释了他对观致的设计理念,即以形式服务功能、尊崇少即是多、以雅致简洁来创造完美比例。
总结来说,何歌特认为观致目前的设计主打语言就是简洁雅致,而这样的设计语言也希望观致能够延续下去。
虽然对观致的设计语言寄予发展延续,也为观致今天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,但何歌特却对家族化脸谱的套娃设计并不推崇。
“对品牌来说,套娃的做法是有风险的,很难进行不同的差别体现。”
具体到观致未来各类产品的设计上,何歌特认为一致性元素与拓展并不冲突,即使是SUV和轿车相比,也不冲突。
现阶段观致具有德国慕尼黑和上海两个设计中心,根据何歌特介绍,目前慕尼黑的设计中心只负责设计和工程,上海的设计中心更偏重内饰和材料的选择,因为在上海有更优秀的商。
“汽车设计是汽车灵魂,也是品牌文化的体现,更是需要持续发展的传承。一个品牌想要存活下去就要重视设计核心,这是品牌最主要的体现。”何歌特表示。
什么是化繁为简的安全
毛杰:毛杰先生于2009年加入观致汽车与国际化团队一起,负责观致汽车的车身性能和车身结构,涵盖了车辆安全性,动力性,驾乘品质,音响效果,燃油经济性,舒适性,便利性等诸多方面。加入观致之前,毛杰先生自 2005 年起服务于通用汽车。在其担任汽车总成、安全性及整车架构总监期间,他参与了上海通用汽车工程部门的创建。在此之前,毛杰先生在萨博汽车工作了20年,历任汽车总成首席工程师、汽车安全性负责人等众多高级领导职位。
来自萨博的毛杰现任观致汽车车辆总成执行总监,除了负责车辆的安全性能,也肩负观致技术体系和产业链条的资源整合任务。
“观致最关注的一个方向,就是如何将各个零部件进行深度整合。”毛杰说,其实向商购买零部件不难,难的是如何将商的优势资源用一种正确的方式资源整合在一起,这个我觉得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确实如此,大规模的生产与几台、几十台的生产不一样,需要更为现代化的设备以及精益求精的技术。从萨博来到观致,毛杰也和所有全新的员工一起参加了专为观致打造的培训,此外,也参与了一套关注车辆细节的质控体系。
毛杰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造车辆的安全性能。
安全近年来越来越被提上重要位置,而消费者对于安全性能的关注和认知也逐渐增多。对于观致这个新品牌来说,和它整体的设计理念一样,在安全上也要选择一条“简洁”但不失高效的道路。
“我们的理念是用合理的成本,打造一流的安全表现。”毛杰说。
什么是合理的成本,这个概念不等同于盲目压缩成本。如同一张白纸般的观致,从品牌建立到车型上市,可以自由把控的地方很多,而用毛杰的话说,如果仅靠简单技术就能实现的目标,我们没必要使用复杂的,这样就能节约成本。
或许因为同时要对观致的各方资源进行整合,所以对毛杰来说,实现成本的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。虽然观致立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但并未牺牲真正的性能体现。
“美国IIHS标准是25%偏置碰撞,侧面碰撞测试的标准主要是考虑B柱,但我们可能会考虑到不同的偏置程度,提高障碍物的高度来模拟它在现实生活中对车身造成的损伤。”毛杰说,“此外,在安全气帘方面,我们除了设计一个更高的气压来激发安全气帘打开之外,也运用了折叠技术,我们的气帘不像其他厂商是由中间往两边打开,而是从上面往下面打开。一般来讲,安全气帘做得厚了会影响它打开的时间,但因为我们有特别的折叠技术,所以我们可以把安全气帘做得厚一些,能给驾乘者更全面的保护等级。”
如果你想买观致的车
卫思梵:卫思梵先生在近20年的工作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、销售管理及市场策略经验。在加入观致汽车前,卫思梵先生于2002年至2008年在麦肯锡顾问公司任高级项目经理,主要服务中国与欧洲的汽车及零配件厂商。在任期内,主要侧重于经营策略,消费者导向产品开发和市场策略等。
逻辑很简单,无论我们介绍多少关于企业、关于品牌的故事,介绍到让你心动,但最终都离不开要谈起终端销售。
“到2014年底,观致大概会有超过100家门店,基本上到2015年底会超过200家。”执掌观致市场销售大权的意大利帅哥卫思梵透露。虽然关于观致经销商数量的消息已经不是最新的,但除了数字,卫思梵也介绍了观致的经销商策略。
现阶段,观致对经销商的首选将是聚焦于区域前5到10名的经销商集团,而初步的经销商支持政策已经形成,同时也得到了积极反馈。
在逐步建立起品牌和网络之后,观致同样会面临与其它汽车厂商一样的中国困难,比如说,限购。这是个让每个汽车厂商提起来都头疼的政策,但同样也会摆在观致的未来面前,对此,卫思梵介绍了一种城市集群的概念。
“我们分类的方式不仅是用几线城市的分法,我们用的是城市集群的概念,就是一个大城市及其周边受到影响的小城市集群,这是我们经销商体系的扩展策略,我们通过这个策略不断优化我们的市场营销以及媒体投入。”
在海外方面,根据卫思梵介绍,观致汽车已经在斯洛伐克成立了欧洲首家经销商。观致3轿车系列将是观致汽车在斯洛伐克销售的首款车系。率先上市的“致臻型”车型价格已公布。